琶洲南TOD(售楼处)首页网站-2025(TOP.1)热搜榜楼盘百科--琶洲南TOD营销中心-欢迎您-楼盘详情-最新价格-户型图-容积率@售楼处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越秀琶洲南TOD项目位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金运路1号,海珠赤沙TOD地块东侧紧挨华南快速干线,北侧隔着黄埔涌,对岸就是高楼林立的电商总部琶洲西区。
2021年2月19日,广州地铁以底价82亿元拿下赤沙车辆段地块,折合楼面价约27087元/㎡。
算上车辆段盖板成本,实际成本高达110亿元,折合楼面价36255元/㎡。
海珠赤沙TOD项目总用地面积为211751平方米。地块AH031404地块为主要住宅分布地块,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约30.4万平方米,绿地率为30.5%,建筑密度为26.52%。
在琶洲约14.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聚集了超45家高新技术企业、8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、98家总部企业。
腾讯、阿里巴巴、唯品会等互联网巨头也在此落地扎根。
仅2023年,琶洲就实现了4479.171亿的营业收入,折算下来,经济密度达到300亿/平方公里!琶洲的数字经济增加值更占全市的13.5%,广州GDP突破3万亿大关,琶洲功不可没。
而每一年举办的广交会,更让世界的目光聚焦琶洲,每年琶洲共迎来国内外超2200万客流!
去年,琶洲更打败全国129座知名CBD,入选福布斯中国全国十强中央商务区,而且是榜单中最年轻的CBD。
在这片土地上,还潜藏着不可预估的发展势能。
在晋升为“国字头”国家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试验区之后,琶洲更成为全国科创产业发展的先行者。
3月份,国内首个聚焦行业大模型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出炉,就将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选在琶洲!
聚集了资源与财富的城市极核,也吸引着塔尖人群向此处凝聚。
2023年,广州千万级豪宅成交接近5000套,增长56%,创下5年新高,领跑四大一线城市。
而其中广州顶豪成交的半壁江山,正是由琶洲贡献。
琶洲的标杆豪宅琶洲南TOD更是以173亿成交,问鼎全国豪宅。
01
基本信息
开发商:广州地铁,越秀集团
占地面积:240000㎡
建筑面积约:980000㎡
总规划:24栋,1780户
总层高:15~66层
绿化率:30.5%
车位:2801个
户型面积:142~325㎡
项目位置:地处琶洲南,与互联网企业总部云集的琶洲西区仅一涌之隔
02
交通配套
小区周边地铁环绕,目前最近的8号线/18号线磨碟沙站约700米;
地铁12号线赤沙站位于地块中部、二三期之间;
距11号线石榴岗站约1.2公里,在建的11号线、12号线等轨道交通都建成后,未来小区可以10分钟到达广州南站,25分钟到达白云机场。
驾车出行,小区离华快入口2公里左右,想要抵达金珠琶任何一个点,都非常便捷。
03
教育配套
小区自身配套一所12班的幼儿园,一所36班的九年一贯制学校。
2024年9月29日,广州地铁与越秀集团合作开发的琶洲南TOD项目官方宣布,配套的36班九年制学校,与广东实验中学、海珠区教育局正式签订合作办学意向,打造为广州乃至全国数智教育创新点和示范性标杆学校。
据悉,该校计划明年交付使用,9月招收起始年级,此次携手广东实验中学合作办学,是琶洲南TOD完整形态的配套落地和兑现加速,更是对这片土地对优质教育需求的积极回应。
广东实验中学是直属广东省教育厅领导的省级重点中学,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,2024年,广东实验中学迎来建校100周年。
近两年,省实高考600分率高达80%以上,入读省高,几乎可以说一只脚踏入985高校的大门。
而在广州唯二省属的金字招牌下,省实却异常爱惜羽毛,集团成员校并不多。
且“一校多区”共享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独特的教育资源,共有优质的师资队伍,共用教学教研好方法。
所以,省实教育集团的每一个成员校,也有强大的资源支撑起分校的教学质量,成绩和口碑双突出。
2公里范围内分布有 海珠中学、海珠小学、赤沙小学、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(琶洲校区)、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。
所以,在教育资源上购房者就不用太担心了
04
生活配套
目前琶洲南TOD周边的商业配套比较单一,但是各类商业规划非常丰富,而且我们也不用担心最终的落地程度。
项目分为南北两个地块,北地块是住宅区;
而南地块,规划了约30万㎡建面的商办建设量,与北地块和轨道交通,一起组成琶洲南TOD。
例如项目南区规划的250米商业地标,就包含了丰富的商业和公共服务配套,收楼的时候,小区周边的商业配套就会丰富起来。
其实小区距离珠江新城,广州塔,以及琶醍,湿地广场都不远,购物、消费、娱乐完全可以很便利的享受到。
社区内部,则打造有高端会所——“弧光·琶洲城市会馆”,匹配琶洲城市新贵的社交需求,与一般项目会所不同,其首先令人眼前一亮的,便是极富艺术感的外观,圆弧玻璃幕墙,加上简约感的线条,展露出一种自然流动的美感。
直线距离3公里内有3家三甲医院,距离最近的是解放军陆军第七十四集团军医院,只有1公里多一点。
除此之外还有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、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等等。
05
在售楼栋+户型
目前推售二期,相比一期,二期的密度整体更低,容积率仅2.0,只做了8栋住宅,内部预留了大面积的园林空间,形成复合景观,舒适度和私密度都更高。
产品上,还在一期的基础上进行升级了,整体以13-24层的小高层为主,使用率100%-110%
销售情况:
一期7栋141平,剩余2套(2F,4F)
主推二期
22栋-23栋,225-279平,总高22层
17栋196平,总层高24层
19栋232平,总层高15层
24栋,176-215平,总层高23层
整体在售户型如下:
下面是19栋的详细信息:
总层高只有15层,做了板式结构
无论楼间距或采光通风效果,都有着更高质的表现,2026年12月收楼
230平户型拥有私家电梯厅、双主套、独立佣人房、南北对流、LDKB大方厅、主卧L型270°飘窗等,大大提升了整体的空间体验。
24栋
仅两款户型,西南向的约176平、东南向的约215平。
这两款户型的空间场景设计,依旧非常出色
不仅保持了主流高端改善的尺度感,还用定制化打造思路为改善家庭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居住方案。
首先外部搭载独立专享电梯厅,堪比一个房间大小的电梯厅,既保障了功能性,也兼具仪式感。
入户玄关采用转角式设计,不存在一眼看到底,更好地保障了隐私。
进入室内,则是集中式打造的公区,将高频使用的公区放置在户型中间,其他功能区环绕布局,塑造出流畅的洄游动线,同时还不存在浪费空间。
LDKB一体化大方厅,让人心动无比的超大面积,不但气场铺垫到位,还是极强社交属性的空间,给每位家人足够自由度。
南北双阳台设计,居家休闲两不误,晾晒观景不相扰。
卧室系统上,按照豪宅标准进行了主次卧分区体系,家庭成员间互不打扰,进一步保障隐私。
还沿用了多套房化打造思路,最多可形成3个有效的套房空间,不管是多代同堂还是多孩家庭居住都非常合适。
其中靠景观阳台一侧的多功能空间,既可以作为书房、收藏室等使用,又可以进行改造,作为主卧的拓展部分。
充足的面积和采光,为空间提供了更多可能,你想它是什么,它就是什么,可以根据家庭周期需求进行变幻。
巨型LDKB空间配南北双阳台+全飘窗设计,堪称无死角通透。
尤其是大尺度景观阳台,横跨客厅与次卧,相当于市场上标准主卧套房的面积。
两面宽的阳台形成一个专属的空中花园,和家人养花种草、喝茶观景,甚至运动健身,生活场景进一步丰富。
南向双套房设计,其中主卧套房空间看点更足。
休憩区、步入式衣柜、多功能区、L型大飘窗等场景都有规划,居住尺度完全是按照豪宅的做法,仪式感和实用性满分。
真的,在产品打造上,可以永远相信越秀地产。
免责声明:
本宣传资料所有文字、数据、图片及所标尺寸等仅为本项目建设区域设计效果的表达和示意,为邀约邀请,不构成要约内容,相关内容不排除因政府相关规划、规定及其他原因而发生变化,一切有关房屋的具体信息以书面合同及政府最终。
①2025年城市更新政策出炉,中央财政将按区域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给予定额补助,西部地区最高可获12亿补助;
②这意味着,城市更新工作全面提速,将急难愁盼的公共设施短板补上,城市基础设施全面补短板后,将带动数万亿的市场投资和消费。
财联社4月8日(记者 李洁)作为提升城市品质、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途径,与城市更新相关举措,传来重磅利好消息。
4月8日,财政部办公厅、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《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通知》。 通知明确,中央财政继续支持部分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,推动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的短板弱项,加强消费型基础设施建设,注重向提振消费方面发力,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由“有没有”向“好不好”转变,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,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。
值得一提的是,关于补助标准,中央财政将按区域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给予定额补助。
其中,东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8亿元,中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0亿元,西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,直辖市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。资金根据工作推进情况分年拨付到位。
“自2024年以来,中央财政按区域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给予定额补助。2025年再次补助,体现了财政对城市更新的重点保障。”中指院研究总监吴建钦向记者表示。
事实上,自2020年首次写入"十四五"规划后,城市更新从地方探索上升为中央层面重要举措。
“由于地方资金短缺,加上专项债资金平衡的硬性要求,以及地方各部门协作存在障碍,导致这项工作进展低于预期。”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告诉记者,基于老百姓急难愁盼的紧迫性,以及管网管廊存在风险隐患,加上十四五以来进入到高质量发展新时期,这项工作迫切需要加快。
为打破这一困境,2024年成为城市更新行动一个重要转折点。财政部、住建部联合决定从2024年开始,中央财政采取创新方式方法,支持部分城市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,即通过竞争性选拔,确定部分基础条件好、积极性高、特色突出的城市开展典型示范,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行动。中央财政对示范城市,给予定额补助。
分析人士指出,2025年最新政策在2024年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升级,扩大示范城市范围、细化资金使用方向,并首次将机制建设纳入补助范围,旨在破解地方资金短缺、审批效率低下等瓶颈问题。
吴建钦指出,2025年政策补助标准延续区域差异化,但更聚焦老城区,补助标准额度未发生变化,继续体现了对中西部及超大特大城市的倾斜支持。从城市内部来看,2025年要求新增项目具体实施范围需集中在城市老城区。
同时,支持的重点领域进一步拓宽。2025年除继续重点支持地下管网更新、污水管网“厂网一体”建设,还加强了消费型基础设施建设,注重向提振消费方面发力。
示范城市评选范围的扩大,也是2025年政策的一大亮点。2024年城市更新示范工作刚刚起步,评选范围相对较窄,首批仅15个示范城市,且优先覆盖超大特大城市及长江经济带沿线,2025年范围扩展至“大城市及以上城市”,评选不超过20个,新增黄河、珠江流域重点城市。
“与2024年相比,2025年城市更新补助政策最大的不同在于,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方向的拓展。2025年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城市更新的样板项目建设和机制建设2个方向,除样板项目,中央资金可用于项目储备和生成机制、资金安排和筹措机制、用地保障和审批机制三类机制建立过程中的相关支出。”吴建钦称。
根据此次通知工作部署,各地力争通过3年探索,推动城市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,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效能进一步提高,老旧片区宜居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,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。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